林学院学术团队简介

 林学院 2020-06-22  浏览量

一、乡土树种资源培育及高效利用团队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以北方地区优良乡土资源为研究对象,通过资源挖掘及筛选,重点开展优良树种栽培生理生态、繁育理论与技术、生殖生物学以及森林营造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自2003年起,开展了以天女木兰为代表的具有生理后熟特性种子的休眠原因、休眠形成机制、解除休眠机理及技术的研究。自2011年开始,开展彩叶景观资源引进挖掘及高效栽培等的研究,重点开展了槭属树种生殖生物学、无性繁殖技术及机理、叶色呈色机理及调控技术及节水栽培技术的研究。2017年,主要开展了栎树、油松用材林高效培育技术研究。近5年,团队成员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课题1项,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基金面上项目2项,青年基金项目3项,主持辽宁省农业科技攻关项目1项,中央财政推广示范项目2项,辽宁省自然科学基金3项,到账经费900余万元。

团队将进一步凝练研究方向,注重年轻教师培养,力争在科研成果及高水平论文等方面有突破,建成校级学术团队。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陆秀君: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苗木繁育理论与技术

团队成员:

刘 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营造理论与技术

王玉涛: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树木栽培生理生态

刘春苹: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张晓林: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生物技术


二、半干旱地区经济林种质创新与培育团队

(一)团队简介

自上世纪90年代始,以刘明国教授为首的课题组即开展了山杏种质资源发掘、良种选育及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先后主持相关课题7项,主持完成的“山杏良种选育”成果获辽宁省政府科技进步一等奖,“山杏良种推广”获辽宁林业科技一等奖。主要研究成果包括:建立了山杏国家林木种质资源保存库,异地保存国内外山杏种质635份。选育出11个山杏优良无性系,审定“山杏1号”等4个良种。提出了良种无性扩繁技术、种子园建园技术及丰产栽培技术。查明了山杏优良无性系授粉生物学特性、光合生理特性。进行了山杏SSR简化基因组测序,分析了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构建了指纹图谱,探索了重要性状的SSR关联位点。同时在枣、酸枣及文冠果等种质创新与培育研究方面也取得了重要进展,合作完成的“辽西半干旱地区枣树种质资源发掘及高效栽培技术研究”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

预期成果包括新增种质500份,选育优良无性系、家系15-20个,审定优良品种2个以上,阐明山杏雌蕊败育、雄性不育、种仁风味形成等分子机制,提出良种繁育、丰产栽培配套技术2套以上。积极申报科研教学立项及成果奖励,发表科研教学论文。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董胜君: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林

团队成员:

刘青柏: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林

刘权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林


 

三、森林可持续经营与全球变化研究团队

(一)团队简介

团队人员以原森林经理学科(教研室)成员为主组建,目前成员6人,高级职称3人,4人具有博士学位,博士师生导师1人,硕士生导师3人,专业方向涵盖木材学、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树木年轮学等学科,研究领域涉及森林动态与质量监测评估、树木/林分生长与收获、森林可持续经营等。

团队整合后,以全球变化背景下森林质量提升和森林可持续经营的热点问题为切入点,在森林质量监测、树木/森林生长动态评估、树木/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等领域展开针对性的研究。

团队初期建设期内预期建设目标成果为,三年考核期内团队成员达到(稳定在)10人左右,建成森林质量监测、树木/森林生长动态评估、树木/森林对气候变化的响应与适应三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团队高级职称达3-4人,50%人员35岁以下。团队建成后具有每年培养硕士(学术型)、博士研究生8-10人;经费稳定在30-50万/年和每年发表CSCD以上论文10-15篇(50%为SCI检索)的能力。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陈振举: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苗木繁育理论与技术

团队成员:

殷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森林可持续经营

温一博: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林业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应用

祁庆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木材学

高慧淋: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分生长与收获

吕海燕: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林业遥感及地理信息系统


 

四、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团队

(一)团队简介

林业有害生物防控团队依托林学院林学一级学科下的森林保护学二级学科,人员组成由二级学科的专业骨干人员构成,教授2人,其中1人为博士生导师,讲师4人,100%具有博士学位。

本团队主要研究领域为我国东北地区林业领域的重大病虫害的发生规律、成灾机理和综合防控技术。目前依托国家自然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和沈阳市科技计划等项目,具体开展:1.松材线虫病媒介昆虫、发生规律和防控技术研究;2.美国白蛾、兴安落叶松鞘蛾、落叶松毛虫防控技术研究;3.北方地区樟子松枯梢病、杨树烂皮病、油松枯枝病等常发的重大林木病害的防治研究。4.利用木霉菌和芽孢杆菌防治林木真菌病害和线虫病害。5.开展外生菌根菌种质资源的收集利用及抗病等耐环境胁迫能力及机制。

建成团队平台实验室;利用项目资源争取建立辽宁省松材线虫病检验检测中心;申请国家自然基金项目1-2项,其它纵向项目3-4项;发表中文核心期刊15篇以上,SCI文章6-7篇;申报辽宁省科技进步奖1项;年轻教师晋升高一级职称1-2人;培养硕士研究生10人,博士生1人。

教学方面:1.申请专业类专项教学项目1-2项;2.建设校级精品课1-2门,冲击省级精品课程1门;3.力争打造病理和昆虫方向各1门网络建设课程(金课各1门)。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孙守慧: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昆虫

团队成员:

刘志华: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病理

郑雅楠: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

祁金玉: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病理

尹大川: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病理

杨丽元: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昆虫

 

五、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团队

(一)团队简介

本团队由6名成员组成,其中教授3人,副教授3人,所有成员均具有博士学位,职称及年龄结构符合科研团队梯度建设的要求。主要研究领域为林木遗传育种,研究方向为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以杨树、柽柳等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系统开展材质材性、抗逆性状形成的基因调控机制。研究团队将整合研究方向,凝聚科研力量,拟建立林木抗逆性状的分子基础研究技术平台;申报杰青、长江、优青、辽宁省杰出青年基金等人才项目1人次以上,申报自然基金重点项目1项,面上项目5项;发表论文10篇,其中SCI收录论文5篇以上;申请发明专利3项;培养博士、硕士研究生9名;增加人才培养力度,对年轻学者通过学术引领、外出深造等方式进行重点扶持等。承担林木育种学(双语)、林木遗传学等本科生课程及林木遗传改良、林木分子生物学等博士、硕士研究生课程。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王玉成: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团队成员:

崔建国: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林木生物技术

及晓宇: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张丽杰: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生物技术;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林木栽培生理

吴月亮: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经济林

国会艳: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

王钦美: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林木逆境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林木种质资源与遗传改良

邓继峰:讲师,博士

李丹丹:讲师,博士


 

六、森林生态团队

(一)团队简介

团队主要针对樟子松、杨树防护林和天然散生林,围绕防护林质量提升及固碳增汇、防护林衰退机制以及区域植被群落恢复与重建机制等林业建设关键理论和技术问题开展研究,建设研究设施齐备、管理制度规范、配套设施完善的,具有影响力的森林草原过渡带的防护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基地。预期成果:

(1)构建平原防护林质量提升的结构调控技术:基地以提升平原防护林的固碳增汇功能为目标,明确平原防护林固碳增汇的关键途径,构建区域防护林碳汇潜力提升技术;

(2)提出基于钙、水耦合调控下的防护林衰退机制及生态功能提升的调控技术:从钙-水耦合的角度,探讨樟子松衰退和人工林生物多样性降低的机制,为解决东北半干旱地区人工林存在的衰退、生物多样性丧失问题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3)集成东北平原防护林生态系统恢复与功能提升关键技术体系,推广示范典型关键技术,为东北平原防护林建设与经营提供科学依据。

(4)申请国家级项目1-2项,省部级项目2-3项,发表SCI论文3-5篇。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周永斌: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

团队成员:

白雪娇: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生物多样性

张淞著: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生态学

李慧:讲师,博士,研究方向:钙水耦合、土壤碳循环

魏亚伟: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森林生态系统养分循环

刘丽颖:讲师,博士,研究方向:植物生理

朱文旭: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土壤微生物


 

 

七、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团队

(一)团队简介

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团队由14名园林、风景园林专业教师组成,闫红伟负责。

本团队集教学、科研、社会服务于一身,承担专业教学任务,在应用型人才培养中开展教学体系改革、指导教学实践、竞赛等工作;出版学术专著教材,发表国内外核心论文,参加国内外学术活动;根据社会需求完成专业咨询、培训与规划设计等实践项目。

本团队主要研究领域分为以下三个方面: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包括了城市规划设计的生态学理论研究、城市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研究、湿地生态恢复研究、森林公园、乡村景观规划、游憩资源评价与开发等;园林与景观设计包括园林虚拟现实、数字化分析技术、景观批评理论与实践等;园林历史与理论包括园林美学理论与实践研究、东北城市园林史、景观遗产保护与利用、东北传统民俗村落形成理论等。

未来本团队将根据自身特点与同领域情况来明确定位,制定发展目标与工作计划,编写考核与管理制度,力求将团队打造成在教学科研实践上具有较高影响力的综合型团队。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闫宏伟: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团队成员:

宋力: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张智: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金煜: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景规划与生态修复环

苏畅: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历史与理论

侯阳: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历史与理论

郭蕊: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邓舸: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历史与理论

冮明鸣: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历史与理论

崔迪: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与景观设计

孟焕: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张维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张桐: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地景规划与生态修复


 

八、园林绿化工程与技术

(一)团队简介

本学术团队以华北、长白、蒙古植物区系的木本资源为对象,以树木生理生态理论与技术为基础,以城乡特殊生境绿化为目标,开展(1)园林树木生理生态与生理病害预防研究。重点是园林树木冻融性生理病害、高温干旱性热害以及极端低温冻害机理研究,并开发相应的预防技术与专利产品;(2)园林树木资源引种与品种选育研究。重点是园林树木资源生态适应性、景观价值和生态服务功能评价和优良品种选育;(3)特殊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研究。重点是城市与公路绿地、城市湿地、城乡工矿废弃地等特殊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示范。

预期建设成果:

1.成立园林绿化工程技术中心;

2.省级以上课题2-3项;

3.发表中文核心以上论文5-8篇,其中SCI 1-2篇,国家发明、实用新型专利1-2项;

4.获省政府科技进步奖1项;

5.培养硕士研究生10名;

6.省级教学项目1-2项;

7.省级精品课1门;

8.省级教学示范基地1处。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周广柱: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树木生理生态与生理病害预防

团队成员:

李智辉: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树木资源引种与品种选育研究

年玉欣:讲师,硕士,研究方向:园林树木生理生态与生理病害预防

付晓云: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园林树木生理生态与生理病害预防

杨前宇: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特殊生境生态修复技术与工程研究


 

 

九、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一)团队简介

( 一 ) 团队基础

目前,团队主要在园林植物新品种选育与应用领域积累了较多的基础,包括:

1、探明了菊花白色锈病抗性侵染循环规律,筛选出了抗病品种,并进行了抗病转录因子的克隆。

2、探明了羽衣甘蓝粉色叶遗传规律,并进行了功能基因挖掘。

3、建立了牡丹芍药资源圃,共引种油用兼观赏的抗寒牡丹、野生和观赏芍药种质资源 70 多种,并对芍药属资源进行了综合评价和遗传多样性研究。

4、探明了芍药种子休眠原因,获得芍药种子萌发新技术,确定打破种子上、下胚轴休眠的关键时期,并进行了功能基因的探究。初步建立了芍药再生及遗传转化体系。

5、选育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菊花系列新品种,其中,获得农业部新品种权 3 个,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备案 4 个。

6、选育的羽衣甘蓝新品种获辽宁省非主要农作物新品种备案 2 个。

7、主持获得辽宁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2 项。

( 二 ) 主要研究领域

1、菊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2、羽衣甘蓝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3、芍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4、牡丹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 三 ) 团队预期建设成果

1、继续开展菊花白色锈病抗性功能基因挖掘与抗病分子机制解析。

2、继续开展羽衣甘蓝花青素累积分子机制的研究。

3、继续开展芍药种胚休眠分子机制的研究。

4、通过属间及种间杂交选育能够在我国寒地园林应用的菊花新品种 1-2 个。

5、选配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良羽衣甘蓝 F 1 杂交组合 1-2 个。

6、继续筛选并进行牡丹与芍药组间杂交,选育出适于在寒地园林应用的优良芍药和

牡丹新品种 1-2 个。

(二)团队成员

团队带头人:祝朋芳:教授,博士,研究方向:羽衣甘蓝与菊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团队成员:

孙晓梅: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芍药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毛洪玉:副教授,博士,研究方向:菊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杨立新: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牡丹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冯馨:讲师,博士,研究方向:羽衣甘蓝与菊花新品种选育与应用

朱明:高级农艺师,研究方向:团队实验室建设与管理